春季养生如何养护五脏健康

四季节气与人体的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 所以才会有季节性高发疾病一说 。 就像春季一般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 , 秋季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会更高 。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 对于疾病的预防 , 春季其实也是“决定性”的时段 , 从春天开始 , 就应提前有针对性地养护五脏 , 为健康未雨绸缪 。 老中医养生网建议:不如就从现在开始制定你的健康计划吧 。
【春季养生如何养护五脏健康】 春季养生重点部位之心脏
每到春季 , 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就会出现一个高峰 。 究其原因 , 多变的气候是罪魁祸首 。 春季气温忽高忽低 , 气压变化大 , 气候也较干燥 , 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就会增高 , 血液流动速度减慢 , 加上血管收缩时间相对延长 , 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因血管硬化 , 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 , 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
养心招数1定期测血压
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视力减退、行为异常、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嘴角不自主流口水、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活动不灵、心慌、胸闷、胸痛、眼前黑朦、咳嗽、活动时气急、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浮肿等症状 , 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 平时坚持按时服用降压药等常用药物 , 外出时应备好急救药物 。
■依据
目前大众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等“三率”仍处于低下状态 , 将近半数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甚至在发病前都不知道自己已患高血压多年 。 这些都说明中老年人应特别重视对血压的监测 , 至少每年测定血压2至3次 。
养心招数2 注意保暖
此时供暖期已过 , 居室内的温度比起冬天来可能会更低 。 居室温度应保持在15℃至18℃左右 。 外出时也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 。
■依据
低温可造成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 , 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及痉挛 , 可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 。
养心招数3起床要慢
起床前养神5分钟再活动 , 以避免心绞痛、中风等的发生 。
■依据
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 , 骤然活动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
养心招数4晨起喝杯温开水
饮水以温白开水为好 , 饮水量一般为200至400毫升为宜 , 过多饮水对胃不利 , 也影响早餐进食 , 故要适量 。
■依据
人体经过一夜睡眠之后 , 水分会随尿液、汗液和呼吸丢失许多 , 血液变得浓稠、黏滞 , 血管腔也因血液量少而变窄 , 使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急性供血不足 , 甚至发生闭塞 。 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凌晨及上午9时左右 , 因此 , 老年人或心血管病患者在清晨喝杯水 , 就能达到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扩张、复原血管的目的 , 从而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生 。
春季养生重点部位之肝脏
很多人在春天都有乏力、眼睛干涩、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易怒等不适感觉 , 这些症状正是肝脏问题的外在表现 。 按中医理论 , 肝属五行之木 , 春木旺 , 肝主事 , 春季呵护好肝脏能带来一年的健康 。 在西医看来 ,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 , 掌管糖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 而中医则认为肝的功能主要包括藏血和疏泄 。 肝气不足会出现周身不适症状 , 如眼干、厌食、疲乏无力;肝气过旺则烦躁易怒;肝气不疏易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 , 白天感觉疲劳、嗜睡 , 即常说的“春困” 。
养肝招数1省酸增甘
春日饮食总的宗旨是“省酸增甘” , 但这是针对肝火过旺的人来说的 。 对于肝气不足的人而言 , 适当吃些酸性食物 , 则对肝有养护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