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如冰凌黏如胶软如棉花硬似铁-太极拳技击基本功训练 练习太极拳问题解答( 二 )


4、 患了慢性病的人是否可以练习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柔和的运动 , 既有强身健身的效果 , 对于慢性病的恢复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 可以逐步增强病人体质 , 所以中医学把太极拳纳入康复保健的体系之中 , 作为重要的理疗手段 , 现在中国很多疗养院、康复医院都引入了太极拳锻炼手段 。 但太极拳不能代替中西医治疗 , 慢性病应首先是在医生的正确护理下 , 进行科学的治疗 。 慢性病人练习太极拳要根据是何种慢性病来选择适当的太极拳 。 一般慢性病患者应选择较舒缓、起伏小的拳种 , 如24式简化太极拳 。 还要根据具体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练习 。 慢性病有很多种 , 不同类型的慢性病有不同的特点 , 某些特殊种类的慢性病恐怕就需要特殊的关照 。 比如下肢活动不便 , 当然就不能像平时练太极拳那样蹲得那么深 , 甚至还可以坐着只做上肢的练习 , 要因人而异 。 一般的慢性病 , 比如心脏方面的、呼吸方面的、神经方面的 , 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没有什么需要特殊注意的 , 只要依照要领做就可以 。 有相当一部分打太极拳的人可能是慢性病患者 , 他们已经把太极拳作为一种治疗慢性病的手段 , 所以不是可以打不可以打的问题 , 是如何打好的问题 , 讲究方法的问题 。 如果你的慢性病是下肢的关节炎 , 并且已经很厉害了 , 那么在做屈蹲、蹬腿的时候当然就要减低一点儿了 , 不要让它的负荷太重 。 慢性病如果仅仅依靠药物治疗 , 不是一个积极的方法 , 应该配合一些舒缓的运动 , 太极拳可以作为一种慢性病康复的医疗手段 。
5、 有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会出现膝关节疼痛 , 这是怎么回事?如何练习才可以避免?
太极拳的锻炼具有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的作用 , 尤其对于下肢力量的增强具有突出效果 , 正确的练习不应导致膝关节疼痛 。 打太极拳应该特别注意保护你的膝盖 , 膝盖发生问题 , 一般可能是两个原因 。 一是你的运动量过大了 , 太勉强了 , 比如屈蹲过深 , 比如打拳贪多贪量 。 有很多人每天把所有自己会的套路都从头到尾打一遍 。 跟其他运动一样 , 太极拳的练习方法不应单一 , 并非一定要从起势开始完整地练 , 可以在原地做一些单势 , 做一些压腿、单操等辅助动作练习 , 难度动作做不好的动作 , 可以靠单操反复强化 。 比如说独立动作不稳可以单独挑出来作为独立动作来训练 , 腿的支撑力量不稳可以配合桩步的练习等 。 这样就可以使膝关节不是总处于满负荷状态 , 有张有弛 。 太极拳的练习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 每次练习认真做两三套完整的就可以了 , 不能一味地追求套的数量 , 这样效果不好 , 不仅仅训练单调枯燥 , 而且也不科学 , 无法真正提高水平 。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很多人以为太极拳很柔和 , 没有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放松活动 。 太极拳是个很柔和的运动 , 这是整体风格上的 , 但是在一些局部 , 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运动量 , 否则难以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 膝关节的运动量就很大 , 不是很柔和的 , 不像一般的散步 , 膝关节一张一弛 , 而是长期处于一种紧张中 。 所以打太极拳一定要像其他的运动一样 , 先做热身活动 。 练完太极拳也应该散步、放松 , 应该像拳谚中说的“打拳不遛腿 , 必是冒失鬼” 。 不要以为只有长拳才需要踢踢腿、放松放松、走动走动 。 人们往往在打太极拳的时候忽略了这样一个环节 。 打拳以前要做操热身 , 而打完以后则应该配合一些其他的活动放松调整 , 甚至可以在训练后打打球、跑跑步 , 来缓解太极拳那种静力的疲劳 。 运动的变换和运动量的调剂实际上也是解除疲劳的方式 。 一般人可以采取散步、压腿、做操等整理恢复活动 , 这是必要的 。 以上的两种原因都可能导致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出现疼痛 。 在打拳时应该自己监督掌控 , 膝关节酸不是肌肉的酸 ,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 你在下一次练的时候就要控制蹲的姿势和量 , 并且在练拳间隙多做一些放松 。 另外还有个别的可能没有注意保暖 , 出现了关节炎 , 这个不是运动问题 , 而是运动卫生问题了 。 感觉膝关节酸痛了就应该戴薄护膝 , 这样既可以支撑 , 作为一种辅助力量 , 也可以保暖 。 人们常常忽略了太极拳的运动安全和运动卫生问题 , 太极拳对大腿的肌肉和膝关节静力负荷量和疲劳程度丝毫不亚于蹦跳等爆发性的动力性运动 , 我们不能忽视 。 只要掌握运动的适量和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这些保护膝关节的手段 , 膝关节就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 。

推荐阅读